上面这些说法是真是假我们无法验证。只是风水作为中国人心中解不开的结,这些流传甚久的说法,自古以来就影响着我们的居住。风水中忌直来直去的布局,推崇「藏风聚气」,这时玄关的布局就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。比如四合院中极为常见的「照壁」,就是为了解决开门就看光光这样的风水问题。
人均居住面积并不富足的现在,许多人观念中对于入户风水的敬畏之心依旧存在。大量华而不实的玄关隔断搭配各式风水挂件、水晶珠帘等物品堆积在寸土寸金的入户区域,且不说风水这道难题,用起来就真是鸡肋啊。
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,风水可以讲究但不要深陷,家还是舒服好用最重要。参考一下和我们生活方式相近的日本,他们的玄关大多从功能性出发,兼顾颜值、隐私、动线……一起来看看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吧。
「土間」(どま)在日本是指室内与室外的过渡地带,可以理解为我们的玄关,但是做法和功能上和我们有点不一样。日本的古代就有土间存在了,农耕结束满身尘土回到家,为了保持居室内的干净整洁,大家都会在土间存放劳作工具和脏衣服脏鞋,收拾干净后再赤脚或换上干净的鞋子进入别的房间,所以土间会比其他所有空间都低一些,也不会像别的空间铺设地板。这一传统在日本继续保留了下来, 现如今的土间,仍然承载着存放脏物或者需要出门用的物品的需求。「土間収納」顾名思义,也就是在土间区域做的收纳。现在的日本人家在入户区域一般会采用双动线的设计,土间收纳空间只有屋主人会从其中走,客人的话是可以从玄关直接进入家里的。那么现在日本人会在这里收纳哪些物品呢?我大概做了个总结:常用:鞋履、雨具、通勤包包、通勤衣物、帽子、儿童书包……车类:婴儿车、通勤自行车、摩托车、三轮车、外用小推车、老人用车……存储:工具箱、打气筒、花草肥料与工具、油炉与煤油……然后根据自己家的物品情况,列出清单,估算出所需要土间收纳的面积,值得注意的是,这里的空间最好是「需要存储物品总空间 50cm 的富余空间」这样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会比较好用,否则会很局促。170~240cm 是高位区,通常会放不常用的物件如工具、行李箱;85cm 以上 170cm 以下是中间区域,挂衣服,或者隔板处放包包;85cm 以下放一些好拿的大件物品,比如孩子的滑板之类的,自行车可以直接放地面,空间不够也可以挂在墙面上。
除了收纳物品,也有日本人会在这里安排洗手池,这样一来清洁尘土的工作就做得比较彻底了。比如擦拭车轮、给狗狗擦脚、给孩子洗手等等。一个是照明方面和插座,一般在这里很少有窗,即使有窗有些物品的存储也是需要注意避光的,所以需要做好光线的处理,然后记得留好插座;第二个是排风方面,一定要记得安装换气设备,因为这里存储的物品大多有尘土或者是一些潮湿的东西,要防止发霉,鞋子之类的也要注意通风祛味;第三个是记得留出灵活可移动的收纳空间,有利于日后调整。土间收纳的形式可以根据自己的户型和需求来定,空间大一些的可以做步入式,喜欢空间通透一些的可以做开放式,如果门口空间较小实在没有条件也可以做柜式。步入式是最好形成洄游动线的空间,也是上文我们讲到经典的,可以做成主客分离双动线的土间收纳形式。一扇门连接玄关,一扇门通向屋内。如果面积不够两扇门,可以学习这家人,一扇门改成小小门洞,能通过即可,另一扇门做正常尺寸,方便大件物品拿取。开放式的土间收纳,空间上没有阻隔,比较适合存放大件物品,比如自行车、冲浪板之类的。墙面可以多用隔板和洞洞板,这里的收纳既是功能也是一种装饰。和国内很多玄关相似,这里入户的空间并不大,重点就在「落灰区」的使用上。两组柜子 顶部隔板可以存放很多出门的必需品,落灰区做到能放下一辆自行车的长度,满足了日常需求。如果玄关对面需要遮挡一下,也可以做成这种高柜的形式,比隔断要实用很多。柜子下面留出距离可以直接放脏鞋,如果空间不大,像他这样把洗衣机直接放在土间倒是个好办法,回来换下的脏衣服直接在这里清洗,也是顺手的。土间区域不大的话,把墙顶底整体做成白色更有整体感,与客厅相连,视觉上开阔了很多,顶部安装轨道射灯很方便。洄游动线 开放式收纳架,怕落灰的物品和常用需要通风的物品分区域储存。这种形式长条形的走廊很适用,进门的隔板放置常用鞋,走到里面是带门的收纳区。半开放式的土间收纳,做成洄游动线,一半在下沉区,一半在地板区。下面两种把下沉区做成长条形,收纳空间压缩到一角,为的是给孩子更多的活动空间,这种办法也很适合有小孩的家庭。
通过以上案例不难看出,日本玄关大都充分满足了屋主人入户的各种需求。下沉的地面将玄关与室内空间明显区分开来,最大程度上保护屋内的洁净与隐私。 -日式玄关要点-
① 设计玄关之前理顺自己需要在玄关完成的行为,盘点需要收纳的物品,并按使用频率设计收纳位置;
⑤ 利用搁板、洞洞板等形式打造开放式玄关收纳区,空间更开阔。⑦ 巧用隔断等半开放形式形成洄游动线,增大收纳空间。
最后,想问问大家,为了玄关风水,你都做过哪些努力?于我而言,听多了老人们关于玄关的执念,总在信与不信之间摇摆。